网站首页
期刊导航
专稿
专题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杂志栏目
栏目导航
本期目次
期刊导航
在线投稿
投稿指南
期刊信息
刊 名:
人民检察
People'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
主办单位:
检察日报社
周 期:
中文
出版地:
北京市
语 种:
中文
开 本:
大16开
创刊时间:
1956
复合影响因子:
0.564
综合影响因子:
0.286
国际标准刊号:
1004-4043
国内统一刊号:
11-1451/D
核心期刊:
中文核心期刊(2011)
中文核心期刊(2008)
中文核心期刊(2004)
中文核心期刊(2000)
中文核心期刊(1996)
中文核心期刊(1992)
期刊导读
您所在的位置:
首页
>
期刊导航
>
2011
>
11
>
潜在被害人的范围、类型及性质
作者: 李欣
关键词: 被害人学 性质 犯罪侵害 犯罪学 所有人 社会
摘要:
随着被害人学的发展,被害与被害人等研究范畴逐渐纳入犯罪学的视野。在犯罪学及被害人学中,根据被害人是否遭受犯罪侵害,可将被害人分为现实的被害人和潜在的被害人。潜在被害人研究的一项理论基础或预设在于:社会所有人均有成为被害人的机会与可能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社会所有人都是潜在被害人。
上一篇:
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运用
下一篇:
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